当前位置:文本屋>工作>工作总结>工作总结精选>

全国科普日总结范文(通用3篇)

文本屋 人气:1.4W

全国科普日总结范文 篇1

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县教体局《关于开展第]届“科技之春”科普进校园活动的通知》精神,深入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,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养成学科学、讲科学、用科学的良好习惯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我校利用“科技之春”宣传月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,让广大师生充分掌握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知识,效果明显,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
全国科普日总结范文(通用3篇)

一、领导重视,措施落实

领导的重视是学校科技活动正常开展并能取得成绩的保证。我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,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学校的长远规划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,副校长为副组长,及各年级组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;具体事务由教研室负责;各组员分工协作,各司其责,保证各项活动的开展扎实有效;完善了活动开展的评价制度;选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大力开展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;各项活动开展有计划、有安排、有过程记录、有经验总结;完善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,使得各项活动有效、顺利的开展。

二、活动丰富,收效良好

活动月期间,我校以校园为主线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。

1、由副校长、电教室主任负责制作展示板2面参加县启动仪式展出,受到了副县长及其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的高度赞扬。校长X、副校长X、教师X、X、X及100名学生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宣传活动,副局长蒲应文及教育科、督导室全体成员活动后到校进行了科技活动交流总结。

2、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举行主题班(队)会、办手抄报、黑板报、开展知识竞赛、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班队活动,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,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

3、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“三小”活动。(1)今年2月,我校组织全镇学生参加了我县“第XX届科学幻想绘画活动”,共收到学生作品79件,评出一等奖6个,二等奖12个,三等奖18个,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作的热情与欲望;(2)3月,组织学生参加县科技创新作品大赛,收到作品68件,评出一等奖4个,二等奖9个,三等奖10个,其中五(3)班学生周涛的小制作《交通指示灯》还被推到市上参加联评,很好的展示了我校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,营造了一种学科学、用科学、爱科学的良好风气;(4)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好每年一度的基础教育成果评审,鼓励师生撰写科技小论文、自制教具、设计小发明,用科学的眼光,从不同角度,不同方面,不同领域感受科技活动的魅力,提高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。学校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评比,并予以表彰奖励。

三、家校联手,扩大影响

通过一系列科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,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为了使科技创新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,我们把科技创新教育的范围延伸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家庭。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,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重要内容,通过家庭问卷调查、在校接待、电话联系、家长会等形式指导家庭共同学习,更新知识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通过学校自己的网页,学生以此为载体进行科技学习,加强学校科普知识宣传,营造科普教育的氛围,学校开展的这些科技活动,提高了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,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理解,让科技活动的开展深入人心,扩大了社会影响力。

四、一分辛劳,一份收获

在宣传月活动中,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、喜闻乐见的科技活动,激发起了师生“爱科学,讲科学,学科学,用科学”的热情,有效提高了师生的科技文化素养,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。

1、学生的科技作品,硕果累累。在第]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作品活动中,我校五(1)班学生科技作品《小孔成像的简易照相两用演示仪》荣获市级三等奖;在“三小”科技创新活动中,一(1)班学生刘一嘉的作品《起重机》获县一等奖;三(1)班学生王梓枻的《多功能笔筒》、五(1)班学生李佳的作品《精美电风扇》分获级县二等奖;杜小玮老师在“三小”科技创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;

2、教师的潜心设计,捷报频传。在基础教育成果评审中,文裕星老师的自制教具《几何异形演示仪》荣获市级二等奖;张廷贵、刘祥华、吴祥德老师的自制教具《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》、《交通指示灯》、《导体与绝缘体演示仪》分获县级一等奖,从整体上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科技活动水平;

3、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的科技意识突飞猛进。在“低碳生活在我身边”征文活动中,由钱芳、晏莉、殷明兰3位老师辅导的学生李攀、杨纯溪、刘紫徵、周自涵撰写的征文荣获县级一等奖;

4、科技活动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多彩。在活动月中,学校组织广大师生通过课堂、兴趣小组活动,班队会等形式,向学生渗透科技创新意识,通过设计作品,科技创新作品展示等活动,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,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。我校设计制作的以“开启智慧,体验科学”、“创新点亮人生,科技创造未来”的两块科技展板,在全县的展评活动中,获得广大干群的好评;

五、做好成果推广和巩固工作。

我校将继续重视开展科技活动,提高活动的水平和层次,拟将部分优秀作品制成镜框挂在教学楼走廊和科技教室内,营造“人文科学”的育人氛围,让科技活动时时有,处处在,真正让科技走进教师、学生乃至家长的心中。在我校学生中形成“学科学、爱科学、讲科学、用科学”的良好风气,整体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。

全国科普日总结范文 篇2

我校根据攀仁全科组(20xx)6号文件《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》的指导,在20xx年9月份通过广泛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教育活动,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,向全校学生普及科学知识,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,弘扬科学精神,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,增强学生了反对邪教和一切愚昧迷信的能力。在校园内了形成“学科学、爱科学、讲科学、用科学”的良好风气,把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与振兴家乡经济,建设现代化祖国紧密联系起来。先将整个科普活动月的开展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:

一、德育处召开班主任和科学组教师、艺体教师会议,安排科普月活动内容。

二、德育处与少先队分别在九月中旬和下旬办了两期科普知识宣传板报。

三、全校各班班主任组织开展以“科技创新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,组织学生学习科普知识,介绍一些先进的种植、养殖科技知识。此外,还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、心理疏导、环境治理、抵制邪教等活动。

四、各班办了一期宣传科普知识的班报。内容非常丰富,有孩子们收集的科普、科技知识,科技创新感言、绘画、手抄报等。

五、学校“红领巾”广播站,每周星期三开播科普知识。

六、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指导学生创作科学幻想画;信息技术课上,老师组织学生上网查科普资料,观看科普动画视频;科学教师在兴趣活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。

七、每天开放学校图书室,向学生借阅科普图书。

八、德育处、少先队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。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果园基地,请乡农技员给学生讲解芒果栽培技术、病虫害防治技术、除草施肥技术、枝条嫁接技术。

我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。激发起了广大学生“爱科学,讲科学,学科学,用科学”的热情,从而使崇尚科学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,在全校掀起一股学科学、做科学、用科学的热潮,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,也落实了普及科学的目标,提升了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。

全国科普日总结范文 篇3

20xx年“全国科普日”期间,我们开展了科普活动,动员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,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人民群众科学素质。

一、领导重视,组织策划周密

认真按照中国科协、省科协、市科协关于开展“全国科普日”活动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,下发了相关文件,部署开展以“创新发展,全民行动”为主题的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,各乡(镇、办事处)、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项成员单位,结合各自实际情况,在集市区设立科普咨询台,建立科普宣传长廊进行科普宣传,广泛开展送科技进村入户活动。

二、形式多样,内容丰富多彩

我市各级科协组织,认真发动和组织科普工作者深入市区、农村、青少年当中,运用展示、咨询、培训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,内容丰富多彩。

(一)20xx年9月19日,在长平广场举办了以“创新发展,全民行动”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,围绕本次活动主题,通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、科技咨询服务、科普宣传、法律法规宣传等形式,向广大公众展示了一场科学、文明、健康的科普盛宴。现场共展示挂图150幅,展板65块,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(册)、解答群众咨询5400余人(次)。

(二)在《高平新闻》科普天地专栏开展了节能减排知识宣传,通过流动电影共放映100场次的科普影片,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,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(三)邀请全国著名的学者、专家在我市高平三中、高平会堂开展了4场主题鲜明、群众喜爱的科普大讲堂活动,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。共有20xx多名中学生和3000多名群众听取了讲座。

(四)组织我市的科普惠农专家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8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,为当地群众送去了实用的农业技术,推动基层农业技术创新。

(五)开展了一场科普旅游活动,共有150人次参加科普旅游,为当地的养殖企业宣传了狐狸、獭兔等特种养殖技术,有力的促进当地特种养殖技术发展。

三、总结经验,扩大科普影响

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们针对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,组织了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,受到了群众的欢迎,有效地扩大了全国科普日的影响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在整个活动的部署、策划、开展过程中,强化了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宣传攻势,丰富了活动内容,创新了活动形式,加大了引导社会各界树立科学发展观,参与共建和谐高平力度,突出了紧紧围绕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,努力打造全国科普日活动品牌的重点。

今后,我们将进一步积极有效地开展科普宣传,将科普宣传活动与我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、与建设节约型社会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地结合起来,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、为建设炎帝故里、大美高平作出新的、更大的贡献。